个人介绍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主讲教师:吕乃基

教师团队:共1

  • 吕乃基
本课以中国和世界的转型为核心,探讨历史、关系、现实三大范畴体系,介绍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紧密联系,为学生提供认识社会的独特批判视角,深入分析和理解马克思理论指导下的中国发展趋势。
教师团队

吕乃基

职称:教授

单位:东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

定义

马克思主义(Marxism)是消灭资产私有制的思想。国际无产阶级领袖和革命导师卡尔·亨利希·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创立的思想体系,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包括科学世界观、社会历史发展学说、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理论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工人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一词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学说的总称在马克思在世时已经出现,在19世纪70年代末法国社会主义者的著作中曾广泛使用,但内容受到歪曲,马克思对此提出尖锐批评。恩格斯在80年代初开始使用“马克思主义”一词,并在1886年专门作了说明。

内容

马克思主义概念是指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理论和学说的体系。具体的讲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对哲学的观点、社会理论和社会政治学说。国际无产阶级领袖和革命导师卡尔·亨利希·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创立的思想体系,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包括科学世界观、社会历史发展学说、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理论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工人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一词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学说的总称在马克思在世时已经出现,在19世纪70年代末法国社会主义者的著作中曾广泛使用,但内容受到歪曲,马克思对此提出尖锐批评。恩格斯在80年代初开始使用“马克思主义”一词,并在1886年专门作了说明。

诞生

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40年代产生于西欧,当时西欧资本主义已有相当发展。英、法、德3国是其发源地。因为当时英、法,德,等国已经或正在实现产业革命,生产力和科学技术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产业无产阶级已经由自在阶级开始向自为阶级转变。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和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资本主义矛盾激化和工人运动发展的产物。以《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为标志。它吸收和改造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特别是18世纪中叶和19世纪上半叶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成果。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此外,法国启蒙学者的思想和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学家的阶级斗争学说,也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料。19世纪科学技术的新成果,特别是细胞学说的确立,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的发现、进化论的新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了这一历史使命。他们按其社会地位而言,原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按其哲学观点而言,原是唯心主义者;按其政治观点而言,原是民主主义者。大体上在1842~1844年间,他们积极投身于现实的政治斗争、工人运动和科学研究,转变为无产阶级知识分子、唯物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从1844年起合著《神圣家庭》《德意志意识形态》 ,并分别著有《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哲学的贫困》等书,阐明无产阶级的新世界观。1848年2月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中,第一次对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作了系统的表述,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以后他们的毕生活动中,继续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一词,是在1883年3月马克思逝世后,才被作为无产阶级思想体系的代表而逐步流行起来的。

中国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

毛泽东同志最早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代社会主义

以剖析当代特别是苏东剧变后世界上一切自称社会主义的国家、政党、派别与思潮为主要任务,系统概述和分析了当代社会主义的含义、研究对象与范围、现状与分类,当代社会主义学科的回顾与展望,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与实质、特色与弊端、改革与转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越南、老挝、朝鲜、古巴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和非执政共产党的民主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和实践,各种模式的社会党的民主社会主义、第三世界民族社会主义及其他社会主义的派别与思潮等,集中与科学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中占有何种地位,苏东剧变后该地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的形式及发展前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思潮与派别发生了哪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当代社会主义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等人们十分关注与感兴趣的问题。

参考教材


参考书籍









(讲座)《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导论

提示框
提示框
确定要报名此课程吗?
确定取消

京ICP备1004054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885号